簡介戒牒古代度牒一般由尚書省下的祠部頒發,故亦稱祠部牒。唐代的度牒都用綾素、錦素、鈿軸製成,其形質與官吏的任命狀“綸誥”相似,宋代一度改用紙造,至南宗仍舊用綾。度牒上一般寫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職銜)、籍貫、年齡、所住或請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誦經典、師名等,並有祠部的批文,簽署日期和官署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被為難,可獲免賦稅和勞役、兵役等義務,得到政府的保護。意義戒牒並不象度牒那樣具有官方色彩,它是佛教內部的一種管理制度,由僧官機構及其僧官直接簽發,或由傳戒師發給。戒牒上一般要寫明受戒人,戒名(如菩薩戒等)、日期、傳戒和尚,證戒師、教授師、壇頭、和尚、同學伴侶、同受戒人及受戒發願文,未署僧錄等名,或蓋僧官機構的印章。其中證戒師、教授師、伴侶等有時象徵性地以佛、菩薩代之,簽署者一般為僧錄等高級僧官。“戒牒”,上面會寫明和尚出自何寺廟,師從哪位大師,在哪剃度等信息.戒牒只給三種人看,一是寺廟的管理者,這主要是針對外出掛單的僧人;二是公安機關;三是給自己的師傅看。相關詞條 三堂大戒 三堂大戒,亦稱三壇大戒,由“初真戒”、“中極戒”與“天仙大戒”三部分組成。由於受戒道士須經一百天戒期,故又稱“百日圓滿三壇大戒”。《道藏輯要》收錄戒律全...
儀式 初壇 二壇 三壇 發展 戒疤 燒戒疤,又稱燃頂。受戒時在頭頂上燃上九個或十二個香疤,因為是在受戒時燃的,故稱戒疤,是漢僧受戒的一種標記。燃頂燒香疤的作法,有大乘經論作為依據。關於其起...
簡介 引述 歷史起源 規定 誤解 放戒 放戒是全真派的收徒方式,據說起於邱處機,但實際上將它公開化,並且廣泛舉行始於清初王常月。
放 戒 停 頓 戒台 戒台,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白雲觀街白雲觀內。戒台為道教全真派傳戒時演教之處;雲集山房為全真道律師向受戒弟子講經說法之所。
簡介 全國漢傳佛教寺院傳授三壇大戒管理辦法 第二條全國漢傳佛教寺院舉辦傳戒法會,須經中國佛教協會統籌安排、審批。 第十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佛教協會須在傳戒法會結束後一月內,將傳戒工作總結上報中國佛...
戒子拾遺 格式律令,為政之堤防,一牽吏役,動遵憲綱。 使馬如羊,不以入廄,使金如粟,不以入懷。 升堂拜母,心所未通,廣坐呈妻,理尤不可。
著者 朝代 書目提要 版本 卷數 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 (7)無何:無幾何時,不久。 (15)將:介詞,以,用。 (18)萬人冢:作者自注說,雲南有萬人冢,在鮮于仲通。
概況 原文 注釋 作者 賞析 傳戒 的一種宗教儀式,亦稱開戒或放戒。就求戒的人說是受戒、納戒或進戒。佛教大、小乘的戒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和菩薩戒五種。比丘、比丘尼戒,必須具足...)、一定程式(白四羯磨,即會議式),才能授受,故稱為受具足戒,略稱受具...
傳戒 相關條目 相關搜尋佛教年表鸚鵡戒台寺戒牒天童寺達賴喇嘛藏傳佛教五行佛教制度釋迦牟尼丹霞寺慶雲寺潭柘寺性佛教河曲縣全國漢傳佛教寺院管理辦法瑜伽釋道心佛傳戒熱門詞條105iccasumilukuPalladiumwater中國好歌曲第三季佛跳牆共振原住民威尼斯內灣溫泉會館排骨湯日不落末世掌上七星末路車神林利豪楓之谷單機版立夏輔祥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迷失這絕對不是我乾的金·凱瑞開基玉皇宮開花不結果龍小菌Renaissance中天綜合僑園飯店口嫌體正直古羅馬戰士墾丁租車宇都宮紫苑寒金蓮曹彰楊力進機場巴士汾陽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突然心動要愛愛輕井澤逃生逆轉裁判隋棠霸王硬上弓PrimoSDH東方米蘭天空藍姜太公釣魚漁人碼頭美國偶像黃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