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夏,鸿山遗址丘承墩出土的“玉飞凤”
“玉飞凤”器型长3.7厘米、宽2.6厘米、厚0.4厘米,也就是说仅有拇指大小,是出土的三枚凤形玉佩中最精美的一枚。其造型优雅饱满,玉质晶莹,略带五彩,玉凤作昂首翘尾展翅奋飞状,双目及冠减地成高浮雕,翅及尾采用边缘切割成形,一小孔上下贯穿,整体造型略呈倒“凤”字。正反两面用微雕工艺阴刻有极浅、极细的鳞形纹和羽线纹,厚重而不失轻盈,极富美感。经专家考古测定,文物年代为公元前470年左右,这与勾践灭吴的时间相当。这也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微雕玉器。
邱承墩墓葬共出土40多件玉器,其中的凤形、龙形等玉佩、玉覆面、玉带钩,不少使用了微雕工艺,器型精美绝伦,彰显了墓主的显赫身份。在鸿山遗址出土的2300多件文物中,玉飞凤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关于邱承墩的墓主,考古专家有过很多猜测。但由于墓中未发现任何文字材料,墓主的身份之谜至今未解。根据墓葬的等级规模和随葬器物,专家推断,墓主或为仅次于越王的越国大夫。
鸿山遗址的考古发现震动了国内外,“玉飞凤”也因此备受关注。2005年,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成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5月,“鸿山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鸿山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大遗址工程之一。
2007年4月,在邱承墩发掘原址上,建造起了集文物展览、遗址展示于一体的鸿山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玉飞凤”成为该馆当仁不让的镇馆之玉。
无锡市徽出炉背后
2007年4月,无锡市政府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城市徽标。当时,全球共有3057件作品应征,最终5件入围作品进入网络投票环节。
经过面向海内外征集、专家组评选、网上公示、网上投票、邮寄投票、市民现场投票和专业人士座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市民群众的意见后,2008年4月9日,在举行的“2008中国(无锡)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无锡城市徽标、城市吉祥物正式揭晓。
无锡市徽入围作品
最终公布的无锡城市徽标,以出土于吴文化发源地——鸿山大遗址的“玉飞凤”作为主打元素,与山水、市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圆满的文化符号。“玉飞凤”代表无锡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延绵的文脉,围合环抱的水纹则是无锡坐拥长江、太湖、古运河、“二泉”的写照,与“三山”的造型相呼应,徽标既体现无锡文化名城、山水名城的城市特色,又蕴含无锡活力之城、腾飞之城的城市气质。无锡城市吉祥物为无锡人最熟悉也最具代表性与典型意义的城市文化独特元素——阿福和阿喜。
2008年4月9日公布的无锡城市徽标
一天后,也就是4月10日,鸿山遗址博物馆、中国吴文化博物馆举行了落成典礼,无锡市徽也在这一天正式开始使用。如果你还有印象,这一年,除了“玉飞凤”,鸿山遗址出土的“缶”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独特的古乐器代表。
最终揭晓的无锡城市徽标,显然与网络投票环节的五件入围作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城市徽标是一座城市的形象标识,本着审慎的原则,征集指导小组曾先后召开10余次由文化学者、书画家、设计师、社科界、新闻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对城市徽标、城市吉祥物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征集指导小组和专家小组综合各方面意见建议,请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北京2008奥运会徽国际评委林家阳先生指导,对入围作品进行了修改创作、深度加工。形成备选方案后,又广泛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社会各阶层人士以及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最终通过差额票决的办法,确定了无锡城市徽标和无锡城市吉祥物。
那么这件城市徽标的设计者是谁呢?它的设计者叫晏钧,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服装设计系,A级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现任石家庄市晏钧设计有限公司艺术总监。2003年其设计的作品曾入围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全球竞标前十名。从业25年来,他设计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无锡市徽就是其中之一。
一晃15年过去了,“玉飞凤”的无锡城市徽标被广泛用于各种场景,已经成为无锡最醒目的城市名片。
编辑:小青梅
图片:资料图
责编:陆静锦
审核:韩燕 王钢
- END -
人文风雅 生活大美
你向往的生活 情调都有
无锡广播电视集团(台)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